
台南|1年四季都要排隊的大口味沙茶爐 一吃成主顧
每年回台南探望奶奶外婆之際,總會趁機打牙祭。 有次跟方圓一脈的大凱和師母聊到台南美食,他們對於他們的台南第一大口味沙茶爐讚嘆不已,直呼每次台南旅行必吃,被他們這麼一說,沒過多久的台南旅行我便帶上家人拜訪,沒想到經過這一訪,大口味沙茶爐成了台南家人每周的固定行程。
回歸自然,有意識的旅遊和生活
每年回台南探望奶奶外婆之際,總會趁機打牙祭。 有次跟方圓一脈的大凱和師母聊到台南美食,他們對於他們的台南第一大口味沙茶爐讚嘆不已,直呼每次台南旅行必吃,被他們這麼一說,沒過多久的台南旅行我便帶上家人拜訪,沒想到經過這一訪,大口味沙茶爐成了台南家人每周的固定行程。
有印象以來爸爸媽媽幫我買的生日蛋糕都是耶里ellie的芋頭蛋糕,用芋頭做成的芋頭泥甜甜香香的,陪伴著我每一年的生日慶祝。長大後很少在台北吃到純正的芋泥,直到一次在朋友家,住在永和的朋友親戚特別拎了冰來,「什麼冰需要這樣長途跋涉?」勾起我的好奇感。挖了一匙芋泥加冰,第一口就讓我大驚豔,滑順濕滑的芋泥入口即…
創立於1956年,桃源街老王記牛肉麵靠著一碗紅燒牛肉麵和一碗清燉牛肉麵,飄香千里,至今用餐時間仍高朋滿座,需要排隊。尤其我特別喜歡他的紅燒牛肉麵和紅燒豬腳麵,有時出國異鄉都對這一味懷念不已,一到台北馬上直奔桃源街解饞。
許多台南人對於台南小吃都有深厚的個人情誼,或許是從小跟長輩一起吃的回憶,或許是某次難忘開心的經驗,飲食對人來說,本來就是愛的連結。
這篇分享我的台南必吃美食推薦!在台南出生長大,七歲搬到台北,在我無意識地淺意識裡,流得是台南人的血液。像是早餐喜歡吃飯,愛海鮮多於肉類,喜歡偏甜的口味。三十幾年來,無間斷地每年造訪台南,除了回憶兒時的味道,也在台南家人的帶領下挖掘了許多新的餐廳。正如每個台南人都有自己的私房名單,#台灣女子的台南私房…
小時候覺得平凡無奇的事物,長大卻發現簡單的事情重複做,一點也不簡單。
第一次見到MAOs Design的作者羅翌慎,是參加了朋友包班的陶藝課。當時大家稱他為「小羅」,小羅老師總是輕聲細語地,不管我們多失控多狀況外,小羅老師耐心彷彿無極限,從容地解決我們各種疑難雜症。大概就是這種個性,MAOs Design 羅翌慎的作品有著沉穩溫厚的質感。
來屏東灣臥Wandering Walls住了一晚,知道我來恆春的朋友們不約而同地,建議我們有空去秋香麵店和伯虎在二樓坐坐。
2021年的春天,我來到台灣最南的屏東。
屏東恆春旅行住在屏東灣臥的那一晚,對恆春熟門熟路的朋友馬上說:「趁著今天是平日,我帶你們去一間假日絕對大排長龍的店。」這間店,就是鄉村冬粉鴨。
趁著家人在等泉記狀元糕的時候,我帶著孩子沿著美術館散步,走到Barista_ray外帶了一杯燕巢芭樂咖啡和一杯檸檬西西里,結果在眾人直呼好喝之下馬上再走回去再內用。
自從去了上海世博之後,北歐的設計就一直記憶在我心中,尤其是根本哈根充滿童趣的印象,說什麼也要在這趟歐遊來個哥本哈根周末小旅行。